昆明30年聚會紀念冊制作...
已有 342 人查看
當你拿到這本畢業五十周年紀念冊的時候,你時候會想起在成都相聚的那些日子,進而追溯到更早的以前,那個時候,我們作為知青下鄉插隊……那一幕幕
中秋時節剛過,我們闊別五十載的同學,相聚在美麗蓉城,同學們風塵仆仆,從四面八方如約而至,在賓館的大廳里,大家一一見面,握手、擁抱,有些同學是自青年分別五十年后的見面,已經認不出當年的模樣,因為我們現在都已是兩鬢斑白的花甲老人了,重逢的喜悅和高興難以抑制,那種興奮、激動之情難以言表,在萬分欣喜,滿懷激動之時我們都不禁回想起那些難忘的日子。
五十年前,那時候我們青春少年,懷揣著夢想聚集在“東江五七中學”讀書學習,同一教室里,我們全神慣注,奮筆疾書,為理想努力苦讀;同一操場,上我們馳騁綠茵,傲視籃板,那優美的弧線一如流星劃過青春的天空;同一食堂我們排隊買飯,粗茶淡飯記錄了我們艱辛與成長的速度,東江的田野上,我們漫步遠望,傾吐心聲,記錄了我們釋放的心情與牢固的友誼;考試時我們絞盡腦汁,真情與夢想縈繞于筆尖;上學的路就是我們晨練的操場,我們集體出操,意志與風姿鐫刻在東江大地上。
同學們的一舉一動,一顰一笑,歷歷在目,最難忘記……。結束了學校生活的我們走向了廣闊天地,開始了蹉跎歲月的知青生活;那時候的我們風華正茂,激情滿懷,在艱苦的環境中揮灑著我們的青春,磨煉著我們的意志;知青生活鍛煉了我們,歷練了自己,我們把最美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那片土地,那片土地有我們知青灑下的汗水和淚水,也播種了我們純潔的友誼。
想當年我們拼搏、努力奉獻,無怨無悔,看今朝我們自豪、驕傲,歷史造就了知青,知青也造就了歷史,我們經歷了時代的考驗,生活的磨練,我們無愧于知青的稱號。
五十年過去了,我們人生經歷了太多的艱辛和困苦,回首往事我們感慨萬千,盡管由于通訊地址的變化,我們曾經無法聯系,由工作忙碌我們疏于聯絡,我們認識了生活,也最終認識了自己,在生活的磨煉中,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同學中又造就了一批棟梁之才,他們在各行各業中充分發揮著自己的聰明才智,在各自的工作崗位辛勤耕耘,為社會主義宏偉大業增磚添瓦,給祖國的建設做出了貢獻。
如今,真切的思念,時常在每一個同學的腦海中繚繞,今日相聚大家沒有貴賤之分,不論貧富之差,唯有真情相擁;盡管由于通訊地址的變化,我們曾經無法聯系,由工作忙碌我們疏于聯絡,可是我們的友誼沒有變,我們彼此的情誼日益加深,互相間默默的祝福從未間斷,友誼不因歲月流逝而淡漠,不因境遇的變遷而退色,這份情誼如同一首深情的歌悠遠而回味無窮;五十年的歲月可謂夠長,唯一不變的是我們上學和插隊時結下的深厚情誼,我們是彼此人生的見證人,正因為這些才讓我們彼此的人生充滿了溫情與甜蜜。
在生活中我們彼此都是同學好友,我們的另一主題是有困難同學共同分擔,給困難的同學給于真切的關懷和幫助;希望以后的交往中,大家能夠互相幫助,互相珍惜這緣分,多保持聯系,歡樂共享,困難分擔;這次畢業五十周年同學聚會一定會給我們今后的人生抹上濃重的、精彩的一筆,讓今天的言談歡笑成為美好的記憶。
這里,我們要感謝為這本成都聚會紀念冊付出的同學們,感謝你們為我們的記憶增色。
三十年前的金秋時節,正值青春年少的我們,帶著一張張稚嫩的臉,有緣相識在四季如春的昆明。...
有人說過,童年是一場夢,少年是一幅畫,青年是一首詩,壯年是一部小說,老年是一套哲學。...
40年同學聚會紀念冊設計制作 ,分開40年,在閑暇之余,我們都會想起彼此的微笑,40年同學聚會不經讓我們暢所欲言,聚會總是短暫,消逝...
雖然歲月漸遠,但此情正濃,就讓我們把握和珍惜這次難得的相聚,重敘往日的友情,傾述生活的苦樂,互道別后的思戀,盡享重逢的喜悅...